▲2019年10月17日,“2019世界智能制造大會 智領全球發(fā)布會”在南京舉行
▲基于武船智能管加車間項目的“船舶管件智能制造新模式”成功入選“2019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圖為授證儀式現場,右四武船集團代表)
▲ “船舶管件智能制造新模式”成功入選“2019 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證書
“船舶管件智能制造新模式”(New Intelligent Ship Assembly Model in Unmanned Ship PipingManufacturing System),即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七一六所基于武船雙柳基地管加車間在國內首次建成的融合立體倉儲、切割、打磨、貼標、刻碼、組對和焊接為一體的全自動化柔性船舶管加生產線。
該項目圍繞管件制造的關鍵生產工藝和制造技術,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tǒng)、智能產線管控系統(tǒng)、柔性管加生產線系統(tǒng)等11個子系統(tǒng)建設構成,從設計、工藝、制造及管理的全線信息化貫通,在船舶行業(yè)管加專業(yè)應用了產線仿真方式進行車間布局及產能規(guī)劃,具備先進的視覺掃描識別技術、機器人自動組對焊接技術、物聯(lián)網技術、自動排產技術和數據雙胞胎技術。智能化和柔性化程度高,自適應性強,實現了特定船舶管件從毛坯到成品的高度智能化生產,解決了單件小批量無人制造的非標識別、過程工藝再造、大撓度焊縫跟蹤等行業(yè)難題。
▲武船集團雙柳基地管加車間的智能管加生產線
該項目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多項首創(chuàng)——
首次在船舶行業(yè)管加工專業(yè)應用了產線仿真方式進行車間布局及產能規(guī)劃,實現 了從設計、工藝、制造及管理的全線信息化貫通。
在國內首次建成了融合立體倉儲、切割、打磨、貼標、刻碼、組對和焊接為一體的全自動化柔性船舶管加生產線。
首次實現了機器人四槍同步焊接技術、基于三維圖像識別的機器人非示教離線規(guī)劃技術、法蘭無極定心自鎖技術、基于正反解的多軸實時控制技術、高頻電磁換向振動刻劃技術等集成應用。
此外,經過不斷的技術積累與項目攻關,該項目知識產權成果豐碩,授權發(fā)明專利4件、軟件著作權3件、中船重工企業(yè)標準2項、武船企業(yè)標準2項、發(fā)表論文3篇。項目成果具有一定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價值。
拓展閱讀
世界智能制造大會
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由
江蘇省人民政府、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中國工程院、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共同主辦,
已在中國南京成功舉辦了三屆。